关注 | 重磅!生育险与医保合并 女性同胞直接受益!到手的工资会变么?

来源:淮北女性作者:日期:2016-07-16

点击上方立即关注!


人社部网站4月20日上午发布《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提出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此外还明确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目前中国社保体系由“五险一金”组成。其中,养老保险总费率28%(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医疗保险8%(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失业保险费率2%(单位个人比例各省自定),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工伤保险平均费率为0.75%,生育保险的平均费率为不超过0.5%。


 

【产检费报销额度低】


“五险”变“四险”?对广大妇女同胞有没有好处?来跟小编一起算一笔账。假设北京的白领小王有生育保险,选择在一家普通的妇幼保健院生产。怀孕期间将接受大大小小的检查,比如b超,心脏超,验血的各种项目,还有后期胎心监护,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复查。假设小王花了产检费7000元,但根据目前的报销额度,她能报销1400元。假设是顺产,小王住院生孩子花了4400多元,报销数额则为2400元。将生育险纳入医疗保险后,则可以将生育过程的产检、分娩及相关费用按照医保标准报销。




【近5000万女性无生育险】


小编刚才帮有生育险的女性算了账,发现还是纳入医保划算,报销范围将明显扩大。那么再一起来看看没有生育险女性的受益情况。


我国有2.6亿农民工,其中外出打工近1.7亿人,根据社科院农民工调研报告,女性约占30%,总量接近5000万。农民工群体的生育保险几乎完全没有覆盖。“如果将生育险纳入医保,农民工和流动就业人群将直接受益。”


生育保险纳入医保进程需加快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随之而来的高龄、高危产妇增加,产前及生育的费用会更高。目前生育险是全体员工都缴纳的保险,与医保缴纳主体重合,费用的产生在医院,与医保费用的发生地重合。但目前生育过程中因并发疾病等产生的费用,却不包括在医保中。2016年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尽快将生育保险并入医保,将生育过程的产检、分娩及相关费用按照医保标准报销。


帮助企业降成本 多地下调社保费率 


【部分地区下调个人缴费费率】


降成本是201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社保负担较高的背景下,降低社保负担,成为地方政府为企业降成本的一大实招。


近期,上海、广东、天津、云南、甘肃、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等地区陆续出台新政,不同程度地降低社保费率。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存比例】


拿北京地区来说,生育保险及医疗保险的个人及单位缴存比例如下:


生育保险个人无需缴纳,单位缴存比例为0.8%;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2%,单位缴存比例为10%。


【合并后,个人的缴存费用有何变化?】

据人社部,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之后,将减少1.25个百分点的费率。根据媒体分析,虽然没有明确说明降的是个人还是企业缴存部分,但由于个人缴存比例本身就比较低,结合之前各个地区社保费率降低的情况可以得出,这1.25个百分点很有可能降的都是企业缴存的部分。因此,两险合并之后,个人的缴存总费用不会有变化,仍将维持在2%,拿到手的工资自然也不会变。


【参保人员待遇水平会否下降?】


对于降低社保费率,民众普遍担心的另一方面问题是,社保费率降低后,未来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是否也会下降?对此,上海在政策解读中表示,目前本市职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较好,有一定的积累且年度有结余。这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的下调,不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


结语
备受关注的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终于落地。将生育险和医保合并,得保证报销方式实现无缝隙对接,保证原生育保险的作用能够完全实现。而在考虑降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率的同时,要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延伸阅读


“五险一金”参保人员缴费比例


  “五险一金”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各地的“五险一金”缴费标准并非完全一致。在下调之前,缴费比例一般是这样的: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左右,单位缴纳20%左右;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2%左右,单位缴纳10%左右;

失业保险个人缴纳0.5%左右,单位缴纳1.5%左右;

工伤和生育保险个人不用缴纳,单位分别缴纳0.5%和1%左右;

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相同,根据各地情况分别缴纳6%到百分之十几不等。


△“五险一金”各地缴费比例并不完全一致,此图为目前北京的缴费比例


从这个缴费比例来看,个人的缴费在工资的两成左右,而单位则在四成左右。


来源:央视新闻、 京华时报、融360财秘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