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吗?

来源:精算师如是说作者:日期:2016-10-22

曾经有些人问过我,年轻人需要买医疗保险和买养老保险吗?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保险裸奔也没有什么问题的;也还有很多人觉得,现在退休年龄都到65岁后了,而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才75岁左右,交那么几十年的社保,才能用上10年!不划算!不买!

这个事情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为啥要买医疗保险?对于医疗保险,其对应解决是“大病小恙”给家庭财务带来的风险。所谓“大病小恙”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重大疾病(危重疾病)、慢性疾病和日常小病。

对于重大疾病,我们除了用医疗保险来转移风险以外,还有专属的重大疾病保险。两款产品可以搭配使用。对于其他两类疾病,一般只能通过医疗保险来转移风险。

那么对于年轻人来将,需要重点关注重疾和潜在慢性病风险,因为他们对健康和家庭财务的影响非常大,那么究竟这两类风险“有多险”?

一、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
1. 罹患重疾的概率究竟是怎么样的?

我将使用2011年中保协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25种常见重大疾病及其发生概率进行推算:

 ▲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非养老金生命表以及《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并按照精算模型进行推算。
按照上述测算结果,如果我们只关注第一列“5年内罹患重疾概率”,年轻群体(以35岁为界限划分)的确远低于中老年群体。但是如果放在一辈子来看这个概率,同性别的人,及时年龄不同,最终患病概率几乎都是相等的。

但是,这个所谓“低概率”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以30岁的男性为例,未来5年内每1,000个人当中大概会有5个会确诊上述25种重疾的任意一种。千分之五的概率从绝对值来讲其实已经不算低了!如果按照统计学定义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概率不超过1%),以40岁为分水岭,40岁以后罹患重疾已经不再是“小概率”了!

而且年轻人面临重大疾病的最大风险在于:受限于初始本金规模以及投资效率,累积的财富敌不过突然而至的风险!
2. 一辈子最可能遭遇的重疾有哪些?
 ▲ 数据来源:通用再保险公司关于重大疾病的调研报告,调查数据覆盖了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马拉西亚、印尼和澳洲等国家的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投保案例和理赔案例。

癌症、中风、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10种重大疾病,目前占据被调研群体一辈子可能罹患的各种重疾的98%以上。而且我认为,这10种疾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对健康威胁最大。因为这种以自然定律为主导的重疾风险,除非我们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否则很难发生重大的转变。

3. 关于重疾的治疗费用

重疾的风险在于治疗费用的及时性,而治疗费用的及时性又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以下是发生频率最高的8种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

对于年轻人来讲,万一不幸确诊,这笔治疗费用能否及时准备?是倾家荡产(其实更多时候是求助于父辈们或者身边的朋友)?还是选择通过合适的保险转移风险呢?

二、罹患慢性病的风险
关于慢性病,由于治疗时间跨度大,长期治疗成本也相对高。这是由于这些特征,导致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费用管控难度和成本很大,保险公司对这种疾病是极其风险厌恶的,国内也尚鲜有专门针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保险产品,定价发生率相对缺失。关于慢性病的发病率,我尝试从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从一个侧面佐证一下慢性病的风险问题。
 ▲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粗发病率(Crude incidence rate),指的是一定期间内,特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按照上述调查结果,在调查地区内每年慢性疾病的粗发病率为331/1000。相当于每年,每1,000个人中有331例慢性病治疗案例。而癌症的年粗发病率只有3/1000,大约只有慢性病的百分之一。
当然这个是各个年龄段的合计比较,如果分年龄段看,在25-34岁这段,每年每1,000个人中大约会有38例慢性病病例,可以简单认为年粗发病率为3%。你还会认为这个概率低么?这个值已经超过了统计学中定义的小概率事件 - 发生概率不超过1%!
世界卫生组织在09年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确定的十种最高危因素依次为:饮酒、高血压、吸烟、低体重、肥胖、高胆固醇、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固体燃料引起的室内烟气污染、铁缺乏、不安全饮用水和卫生问题。这些因素中大家可以冷静想想,有多少在你的生活中频繁出现!
三、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健康保险(医疗险和重疾险)
究竟是否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个人认为在这样的一种风险概率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虽然年轻人的风险概率相对低,但是因为在有限本金和有限投资效率两个因素的作用下,财富累积无法面对突然而至的疾病风险以及背后大额的医疗费开支。除此以外,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年轻阶段开始购买健康保险会更便宜。
对于医疗险这种一年期产品,其实很好理解,保险期限只有一年,根据当年投保人年龄对应的风险概率计算保费,年轻人风险概率低,所以保费也便宜。但对于长期重疾险,尤其是终身险,为什么年轻时购买,享受的保险期间更长,反而保费会更便宜?这里我用精算的逻辑给大家解释一下。

通常,保险精算师在计算长期险保费的时候,通过定价利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保险理赔金进行贴现。这是我大概简化的一条定价公式:

可以看到,在公式中,分子计算的是未来各年可能发生的保险责任的精算值,用发生重疾的概率乘以有效保额,再除以【1+定价利率】的N次方(这就是贴现因子)。

一般来讲,N值越小,贴现因子越大,但重疾的发生概率越小。随着N值的增长,年龄也在增长,重疾发生会概率上升,同时贴现因子越小。越早投保,在贴现值最大的头几年(甚至几十年)由于重疾发生概率很低,所以整体保障成本的精算现值很低。而高发生概率的年龄段,虽然发生率很高,但由于贴现因子的作用(复利的倒数),保障成本的精算现值也不会很高。
举个例子:一个25岁和35岁的男性,同样投保一份10万元的终身重疾险。25岁男性未来75年的预期重疾理赔款(重疾发生概率 * 10万保额)合计74,255元,如果用贴现因子贴现后,精算现值为17,876元。
35岁男性未来65年的预期重疾理赔款合计是74,491元,由于两个年龄终身患重疾的概率相差无几,所以这个值也是基本接近的。但是如果加入贴现因子计算后,精算现值为24,509元。
▲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非养老金生命表以及《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并按照精算模型进行推算。25岁投保时,从第11个保单年度开始进入35周岁,所以从第11个保单年度到第75年的保障成本,正好可以和35岁投保的保障成本进行直接比较。
综上,从整体健康风险来讲,一个人一辈子罹患重疾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存在不菲的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讲,会有较大的财务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治愈,还有英年早逝的风险。对于年轻人,虽然你的发生概率相对低,但在目前严峻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其实患病概率的绝对值真不能说很低。及时做好财务准备、坚持身体锻炼,适当通过健康保险(重疾险和医疗险)来转嫁巨额医疗费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年轻人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当然什么时候买、买什么,跟当时的财务情况和风险需求有关。
 养老保险需要买吗?
其实,养老的事情从来不单是单养老保险可以解决的,更涉及到长期财务和理财规划。不过因为楼主咨询的是养老保险,这里我就讲讲这个险种的事。

一、老不死的风险(长寿风险)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进展,我们可以预期人均寿命一定会不断提高。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长寿(甚至过于长寿)的风险在于:原本规划好的退休生活,由于养老储蓄不足,无力应付过长寿命对应的生活和医疗开支,导致退休后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关于人均寿命的问题,我先用一组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
 ▲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非养老金生命表,并按照精算模型进行推算。
按照上述分析结论,目前无论男女性活过80周岁的概率都已经超过了50%。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未来活过这个岁数的概率只会更高。当然实际情况还要参考你所生活区域的经济、文化、医疗、生活等情况。
而且目前年轻人还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老龄化,未来轮到我们退休的时候,人均可分配养老资源会越来越稀少。近年来至少还有其他 5 家机构发布了养老金隐性债务测算数据,均明确指出养老金隐性债务较大的问题。其中,在2013年12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的团队做出的资产负债表测算结果显示:
2023年城镇企业职工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将出现收不抵支,2029 年累计结余将耗尽,2050 年累计缺口将达到 802 万亿元。
作为年轻人,我们为什么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还是上面提到的原因,受限于有限规模的本金和有限的投资效率,我们必须尽快开始累积财富,用时间换取空间。
二、究竟需要多少退休储备?
你退休后期望的生活决定了你需要准备多少钱,那么,退休后我们的开销会有哪些:
1. 生活费:衣食住行,这是刚需部分,必须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外加社会养老金。这也是为什么精算君一直建议作为年轻人在参加工作后尽量考虑买社保,社会养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刚需生活费的部分。
2. 医疗费:中国是一个孝文化国家,一般来讲子女会承担父母的长期健康费用和护理费用。如果自己没有存好一笔钱或者缺少了公费医疗保障,对于下一代来讲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这也算是刚需部分。
3. 娱乐费: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合适的活动,例如旅行、摄影。当然这些费用是非刚需的,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

如果我们在退休前已经有至少一套房子(并且完成了供款)和一笔钱,子女也顺利成家不用自己再付出去照顾他们的生活(俗称“啃老”),再加上政府的养老金和公费医保,那恭喜你,上面的这些退休开销暂时不用太担忧了。

不过,根据汇丰银行2013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目前每年平均需要约16.61万元的退休收入才能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自己可以稍微掂量一下,举例这个目标还差多远?当然生活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对于退休生活的预期不同,导致了这个退休支出的预期有着千差万别。这个数据应该是一线城市的调查样本为准,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人来讲,可以适当调低。

如何算计自己的养老需求,我的建议是:
1. 可以按照上面三个类别中比较刚需的生活费和医疗费,估算退休后25-30年左右的生活成本,并考虑5%-6%的年通胀。
2. 估算自己的退休收入来源,社保、医保、储蓄、商业养老保险、股票、基金还是房屋租金?哪些收入来源是能有保证的?哪些是相对高风险的?
3. 在适当计算以后,积极采取办法满足非保证部分的养老收入来源,确保养老目标的实现。
三、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养老保险?

这里需要分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来谈。

首先,我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加入社保。这可是国家赋予公民的权利,是对未来退休生活的一个保底福利,对于满足上面所提到的三块养老费用中的刚需部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对于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一般就是年金险,这种保险对于养老也有非常大的重要。可以这么来理解它的原理:你把钱投入到保险公司的同时,保险公司会跟你附加一个保障协议:从你几岁开始,保险公司必须每年/每月支付一笔的养老金,可以按照固定期限支付(无论我去世与否),或者支付直到你去世为止。

而且这种年金险有分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两种。定额年金相当于一款固定回报率的债券产品或者协议存款。但由于养老年金险的保险期间很长(通常是终身的),保险公司往往不敢承诺一个非常高的定价利率(因为长期利率太高了),导致这类产品的价格很贵,实际财富增值效率很低。

所以后来引入了所谓“变额年金”,通过投连账户,解决长期养老资产增值的问题,同时附加了几个保底条款(保底的身故利益、保底的满期利益、保底的年金给付和保底的累积利益)。其实就相当于保险公司设了一个投资平台并提供若干投资产品,由客户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出自己的投资组合。这种产品实际上将保险公司的长期利率风险部分转嫁给消费者。不过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美国还有一种“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年金保险”。被保险人可以讲拥有独立产权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但仍继续拥有房子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如果保险公司再次抵押房子,还必须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被保险人在有生之年能一直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年金,一旦被保险人去世,房子将会归属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获得了房子的所有权和处置权。这份保险,就是相当于用房子的价值来换取养老保险金。

对于那些靠一辈子收入换取一套房子的人来讲,由于房子太贵,而且由于长期供款压力,并未有其他更多的储蓄,通过这种养老保险变相盘活房子,以房养老未必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综上,对于商业养老保险,我建议年轻人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份长期的强制储蓄计划,作为你养老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但由于这种产品普遍比较贵,可能在刚工作的头几年并没有足够的储蓄去购买。但不管怎么讲,养老那些事远不是一份养老保险就能解决的,年轻人抓紧投资自己,提高赚钱投资能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养老储备。

微信公众号:精算师如是说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一切转载行为。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